下一次住院可能是居家病床,以人为中心解决方案发表时间:2023-02-07 10:12作者:青松康护 年前的这场突发性疫情快速的席卷了全国,在经历了这场战疫后我们深刻体会到,当大家都感染了新冠,当大量患者涌入医院的时候,再多的医院和病床都是杯水车薪。医疗系统面临着巨大挑战,很多老年患者就医困难,面临着“一床难求”的问题,急诊室更是人满为患。 面对这种大范围的传染性疾病,建造更大更多的医院,添加更多的病床并不现实,而对于患者来讲,即便是再好的医院,也存在一定风险,尤其是传染性疾病。况且,患者并不喜欢医院。 当我们从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角度来思考时会发现,医院的很多场景对于患者来讲“并不友好”,比如被输液管“拴住”、不准随意走动、穿着病号服、限制访客、陌生的环境等等,都会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和心情,不利于康复。 当然,对于重症急症患者,就医住院肯定还是首选,此外 行动不便的老人,无法出门,就医困难。 病情稳定,却又需要特殊护理的慢病患者。 无法承受长期住院带来经济负担的家庭。 患者本身不愿住院,但在家休养却又缺乏专业医疗照护。 ...... 对于这些人群来讲,就医住院困难,但有相关需求需要解决,怎么办?所以,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居家病床的重要性。 居家病床 指针对那些适合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康复的人群,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,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相关的医疗康复护理,这样不但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,也可以帮助家庭减轻相应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。 居家病床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,由专业人员上门为患者提供治疗、康复、护理、临终关怀、健康指导等服务。近十年来,医疗技术及相关服务得到快速发展,也为居家病床提供了更多的院外护理机会。 居家病床遇上老龄化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和健康问题。机构养老费用高、床位紧张,高龄老人、失能老人需要相关专业照护,这些一直以来都是行业难题。 为了缓解这一难题,民政部、国家发改委曾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民政事业发展规划》,发展“家庭养老床位”首次被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中,让更多老年人养老不离家, 作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,将专业化的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,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方便很多,也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。而家庭养老的推动势必离不开居家病床,让更多非重急症老人在家就能享受相关的健康服务,降低健康风险,对于改善老年人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。 2020年青松曾牵头完成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整合照护(ICOPE)全球试点项目,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综合医院,与数百家社区机构联手,两千多名老年人参与。 通过我们居家上门和远程指导,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、心理精神状态、基础体能都带来了一定的改善。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慢病管理情况得到改善。减少了老人的就医次数,降低了医疗花费,帮助老人获得了更健康、高品质的生活,预防和减少了失能失智发生,避免了照护依赖的加重。 现在,第ICOPE二阶段也在积极开展中,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老年人,助力健康老龄化。 居家病床适合人群及上门服务内容有哪些? 1. 伤口处理、伤口换药、胃管护理、尿管护理、皮肤护理、注射输液等,需要定期进行治疗或护理的患者。 下一次住院可能是居家病床,提供以人为中心健康解决方案。 青松康护,深耕行业19年,一直提供专业居家上门康复护理、慢病管理、健康管理等服务,欢迎咨询:4006-555-113
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
文章分类:
健康康复知识
|